首页 Home  中心概况 About  中心动态 News  学术队伍 Team  科学研究 Research  聚焦中拉 Focus  拉美论坛 Forum 
最新消息: · “文脉中华·同心筑梦”拉美地区统促会联合参访团到访我校         · 2020 年中拉论坛“疫情背景下中拉人文交流与合作发展”—第五届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2020)平行论坛线上召开         · 厄瓜多尔驻广州总领事一行来访         · 牙买加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干部考察团来访拉丁美洲研究中心         · 《2018年拉丁美洲蓝皮书》发布会在广外举办         · 中心咨询报告获省级机构采纳         · 委内瑞拉军事政变未遂,未来风险排除了吗?         · 委内瑞拉乱局美国是否应该负责?特朗普早有出兵打算,为何迟迟不动手?         · 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参加葡语国家贸易与投资合作促进座谈会         · 商学院黄磊副教授应邀到智利访学   
通知公告
聚焦中拉
· 拉美热点透视第二期|拉美国...
· 拉美热点透视第三期|拉美国...
· 中国同加勒比地区国家签署首...
· 【转载】徐世澄:迪亚斯-卡内...
· 【转载】关于2017年中国对拉...
· 【转载】王毅外长在智利《三...
· 【转载】2017年拉美十大新闻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 Home>>科学研究 Research>>研究成果>>正文

拉美研究【区域动态追踪第七期】|与复杂形势抗争,拉美积极应对粮食危机
2021-06-28 14:22  

前言

202155日,由全球应对粮食危机网络(GNAFC)发布的《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再次向全世界敲响了粮食危机的警钟:2020年,不少国家和地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需要紧急生活援助和生计救助的人数达到了五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早在323日就警告,若不紧急采取大规模援助,全球将有超过20个国家的重度饥饿人数飙升。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超过3400万人正竭力应对紧急状况级别的重度饥饿,离饥荒仅有一步之遥。

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重度饥饿人数也在激增,粮食危机的严重程度上升的速度是近年来全球最快的。预计到2030年,该地区将有6700万人面临极度饥饿。其中,中美洲、海地及委内瑞拉的粮食安全状况最令人担忧,《2021报告》称,2020年该地区至少有1180万人面临粮食危机。

农业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许多国家发展的关键行业。该地区资源丰富,农产品占全球总量的15%,被认为是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柱;同时,粮食出口也是刺激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疫情、极端气候、社会制度等各方面因素却制约了这些国家的粮食生产与分配,不仅重创粮食出口贸易,还导致了该地区民众饱受饥饿的威胁。因此,关注拉美各国粮食安全状况及前景,帮助其推行渡过粮食危机的有效措施,这不仅是我们作为世界同胞的责任,同时对解决世界粮食难题,减少饥饿导致的问题和冲突,维护世界和平等都着有不容小觑的意义。

本期区域动态观察将聚焦拉美部分国家在疫情期间遭受的粮食危机现状、成因以及国内外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共同探寻解决这个迫在眉睫的难题之策略良方。

 

中美洲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Programa Mundial de Alimentos)的相关报告显示,极端气象与新冠疫情已致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四国境内近800万人遭受饥荒,受灾人数几乎是2018年的4倍,区域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中美洲干旱走廊

图片来源: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

 

据悉,上述国家均有大片农耕区位于中美洲干旱走廊(Corredor Seco)的途经地带,受周期性灾害气象影响,农业生态环境本就极为脆弱。且干旱走廊地段的居民多以小农经济为主导,其分散的经营模式往往难以有效组织应对偶发性风险。2020年北大西洋飓风季节异常活跃,危地马拉等国在短短一个月内便接连遭遇超强飓风埃塔约塔的袭击,共计超20万公顷的农作物被毁,其中以干旱走廊区的小农户受损最为严重,为粮食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据《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Informe mundial sobre las crisis alimentarias 2021)显示,就危地马拉而言,飓风过境后至少370万国民深陷粮食短缺危机,较2019年峰值高出22个百分点。且考虑到当今全球气候变化及极端天气发生频次趋高的综合形势,区域内农业灾害风险及粮食安全的不确定性恐将进一步加剧。全球应对粮食危机网络(Red Mundial contra las Crisis Alimentarias)预计,今年七八月份仍将有超过100万萨尔瓦多人处于粮食危机状态。

而在中美洲地区农业连年歉收、粮食供应链不稳定的背景下,新冠疫情的流行亦使情况雪上加霜。一方面,农产品流通因受限于隔离封锁等措施,市场供需失衡引发区域内粮价攀升。以危地马拉为例,20208月份该国谷物价格高出过往五年的平均值,甚至在圣马科斯地区粮价平均涨幅为15%-40%。另一方面,疫情期间就业空间萎缩,居民收入锐减,地区贫困率激增。据洪都拉斯当局统计,2020年该国失业人数约为40万人次,全国失业率高达10.9%,居民粮食购买力下降,粮食安全难享保障。尽管区域内多国政府已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稳定粮价波动、限制最高菜价、向贫困家庭提供粮食援助等一系列举措,但欲彻底渡过难关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受粮食短缺影响,中美洲地区弱势群体的营养状况普遍堪忧:危地马拉五岁以下儿童消瘦指数较2019年增长80%;生活于尼加拉瓜境内干旱走廊地段的儿童,发育不良率远超国家平均水平。此外,恶化的粮食安全形势亦迫使大批难民离开家园以寻找出路。粮食署于今年1月份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危地马拉等四国有近15%的人正在制定具体的移民计划。

对此,粮食署呼吁国际社会积极行动,向中美洲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阿根廷和美洲国家农业合作研究所(Instituto Interamericano de Cooperación para la Agricultura)亦表示,将加强与中美洲国家在农业方面的合作,为后者农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编译者:吴颖

 

智利

疫情前,智利有290万人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粮食危机。根据智利社会发展部 (Ministerio de Desarrollo Social) 的调查显示,截止到20209月,受此影响的人数比2017年上升了3.8%。调查还显示,疫情打击了劳动力市场,全国59.4%的家庭收入由此下降,部分低收入家庭甚至无法负担食品基本支出。另外,某些地区受隔离政策影响,食物分销渠道受阻。然而,这些都是外因,归根结底,导致智利粮食危机加剧的原因还是长期干旱对农业造成的影响。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有17个国家极度缺水,而智利位列重度缺水之首。自2010年以来,该国中部的降雨量每年都低于正常水平,平均降雨量为20%45%2020年受极端天气现象拉尼娜的影响,干旱加剧,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

据智利国家农业协会(SNA)的行会报告显示,20201月到3月期间,因受干旱影响,该国水果实际出口量与计划出口量相比下降2%到23.8%。

▲2020年第一季度水果计划出口量和实际出口量

图片来源:智利国家农业协会

 

针对干旱问题,智利农业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农业部部长安东尼奥·沃克(Antonio Walker)表示,措施主要针对以下三个方面:保障一百多万农民的健康;加强对农业供应链的监管;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简化行政程序。除此之外,农业部门还保证将继续对农民开展在线培训活动,教他们如何利用网络售卖农业产品,使农业贸易适应现代化数字环境;监控农产品价格,确保疫情期间价格与往年持恒;在保持粮食信息流通方面,不仅组建国内相关委员会以保证实时沟通供应链资讯,还积极与同样因气候导致粮食危机的非洲国家进行商讨、交流。与此同时,智利农业部、国家银行以及水务总局达成协议,为农业工程建设提供资金。安东尼奥表示,农业部还考虑延长国家灌溉委员会(CNA)的招标期限、优化农牧业服务流程,以及推进电子债券的使用。截至2020331日,已拨出2.7亿比索用于推进干旱气候下的农业生产,预计今年总共投入720亿比索。

编译者:庄芮昕

 

墨西哥

粮食危机一直是墨西哥国内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发表的报告《拉美加勒比地区食品安全和营养状况(2019)》(Panorama de la seguridad alimentaria y nutrición en América Latina y el Caribe 2019)显示,20162018年间,全世界有超过19亿人口面临粮食短缺问题,在其中来自拉美地区的1.87亿人口中,有0.115亿来自墨西哥。而2020年新冠疫情使情况进一步恶化。在20207月,墨西哥国家公共卫生研究所(Instituto Nacional de Salud Pública)警告称,受疫情影响,全国超过一半的家庭(55.5%)曾经历过粮食危机——长时间内无法满足最基本的粮食需求。根据该组织在20205月做过的电话寻访结果,超过九成的受访者在疫情期间,尤其是居家隔离措施开始之后,曾经有过对食品储存量和食品种类不足等方面的担忧。

粮食危机对于墨西哥食品价格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根据墨西哥经济部今年5月份数据,作为墨国国民最基础的食品,玉米饼的价格显著上涨,现全国平均价格已达到每公斤17.64比索(约合人民币5.7元),成为自201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边境线附近的一些大州内,价格已经涨到每公斤27比索(约合8.7元)。同时价格攀升的还有煤气、白玉米等加工原材料。

墨西哥蒂华纳(Tijuana)的一处玉米饼加工厂

此处玉米饼市场价为每公斤20比索

图片来源:El País

 

在众多因素中,造成玉米饼涨价的主要原因是气候。自今年年初以来,全国降雨量比往年同期平均水平减少大约三分之一,墨西哥水务部门27日说,截至26日,全墨西哥210座主要水库中无一蓄水达到100%。其中,30座水库蓄水量多于75%19座水库蓄水量低于50%。一处负责供应首都墨西哥城四分之一用水量的水库,眼下蓄水量仅有42.8%,低于历史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墨西哥城市长克劳迪娅·欣鲍姆(Claudia Sheinbaum)说,墨西哥城都会区遭遇30年来最严重旱情。

其次,目前墨国农作物的全球供应链依然受阻,为国内粮食危机雪上加霜。国际粮农组织解释称,目前世界粮食储量充分,但多国依然遭受粮食危机,原因在于国际和国内供应链受阻。而墨西哥正巧高度依赖国际粮食进口,是玉米进口大国之一、全球第二大奶进口国、全球第三大猪肉进口国,因此受到的冲击尤其大。为了摆脱进口依赖,墨西哥政府出台中小型生产商价格保障计划Precios de garantía para los pequeños y medianos productores),为中小型企业或个人提供补贴,有效刺激了国内基础粮食(玉米、菜豆、小麦等)的生产,据统计,截止到2020年十月,墨国内该类作物的生产增加了30%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社会调查研究所 (Instituto de Investigaciones Sociales de la UNAM) 研究员胡安·路易斯·赫尔南德斯·佩雷斯(Juan Luis Hernández Pérez)称,要解决粮食危机问题,墨西哥需要深化农业改革,更新全国经济运行模式,刺激科技进步等等。经过此次危机,人们应该进一步意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并且更加大力地保护并支持相关活动。

编译者:席玥

 

阿根廷

2020年全球贫困人口增幅前所未有,阿根廷亦不例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下半年平均贫困率高达42%,同比上涨6.5个百分点。更加糟糕的是,国内全年累计通胀率居高不下,高达36.1%,而食品产业的通胀率甚至高于累计通胀率,达到42.1%。由于贫困人口增速与失业率高企,价格成为阿根廷食品安全的最大威胁,这主要体现在食品基本指数(Canasta básica alimentaria*的涨幅上:该指标在去年上升了45.5%,高出通胀率9.4个百分点;同时,根据最新数据,今年3月食品基本指数同比上升48%。也就是说,一个成人的食品基本需求为8312比索,一个典型家庭(一家四口)需要25685比索。基于该指数,7.8%的家庭无法满足基本的食物要求。

然而,阿根廷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产国与初级产品出口国之一,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其国内粮食价格难免会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以大豆为例,有关专家认为,中国对大豆的大量需求是国际价格高涨的重要推动力,从而给阿国国内市场带来更高的价格压力。尽管受疫情影响,2020年阿根廷对中国大豆出口同比下降32%,但中国仍保持了阿根廷大豆第一大出口市场的贸易地位。与此同时,大豆的国际价格在最新一周超过了每吨600美元,是近九年来最高的价格。一方面,对于作为大豆出口国的阿根廷而言,国际市场的溢价意味着更加乐观的外汇前景;但另一方面,奉行庇隆主义的执政政府认为,如此高昂的国际价格如果不经过任何过滤机制,会严重影响阿根廷家庭的购买力,从而带来食品危机。因此,为了促使国内价格与国际市场脱钩,政府再次考虑提升大豆等产品的出口税税率和出口配额限制。事实上,今年年初,阿根廷政府就曾希望通过上述再分配工具应对国内粮食问题,但这引发了农业生产者组织农业机构委员会Mesa de Enlace)强烈不满,他们甚至通过罢工的形式迫使政府取消限制计划。如今,出口限制又重回政治议程:当地时间517日,阿根廷政府宣布暂停一个月的牛肉对外出口。如果大豆价格持续飙升,很难保证政府对大豆出口不会采取类似措施。不难看出,希望获取对农牧业更大控制权的费尔南德斯政府与生产者之间的矛盾或将影响该国农牧产品出口。

此外,社会保障项目也是阿根廷政府应对食品危机的重要形式。食品卡(tarjeta alimentaria)援助项目便是其中之一。202157日,阿国政府将食品卡的援助范围从符合条件的6岁的儿童扩大到14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并计划在2021年在该项目投入两千五百亿阿根廷比索,辐射面扩大至四百万有需求的未成年儿童。另外,政府还将增加补助额度,根据家庭中抚养孩子数量,分档次向受助家庭提供食物资金援助。可见,疫情带来的生存危机加强了政府本就强烈的扩大财政支出倾向,这对于阿根廷公共财政又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食品基本指数(Canasta básica alimentaria):阿根廷官方制定的价格指数,囊括了满足参考人口(典型家庭)基本营养需求的饮食费用;该指数是阿根廷政府划定家庭赤贫线(línea de indigencia)的基本参考指标。

编译者:赵僖

 

乌拉圭

与阿根廷相比,同样是粮食净出口国的乌拉圭国内食品安全以及食品价格问题要缓和不少。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20年发表的报告,以国际价格为基准,维持每人每日所需最少能量的食品费用为1937乌拉圭比索,仅有0.1%的乌拉圭居民无力支付。

乌拉圭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成为地区标杆,主要归因于科技创新技术与传统生产工艺的合理结合。该国的农牧业拥有全球最为精密的信息系统,在保障纯天然生产条件的前提下对各项作物进行密切追踪;同时重视可持续生产,建立了相应的土壤养护和作物轮作制度;无论是大米还是大豆的生产,生产中技术整合程度较高,有利于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无论对国内粮食供应还是出口创汇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但是,尽管中国仍是乌拉圭第一大出口市场,但总体对华出口总量难逃疫情影响,尤其在牛肉和大豆出口上分别下降了3%39%。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中国在这两类初级产品的进口需求上呈上升趋势,这体现了中国进口来源的一些变化:中美贸易协议迫使中国扩大对美的大豆进口;巴西牛肉生产卫生条件的优化逐渐抹平了乌拉圭原有的出口优势。此外,乌国专家表示,疫情导致国内大豆播种面积和旱灾带来的单产下降也是乌拉圭大豆出口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由于巴西等国粮食出口竞争力增强,乌拉圭粮食在华出口面临严峻挑战。此外,尽管大豆的国际价格不断飙升,但乌拉圭农业生产者却难以从中获利。例如,以中国为例的进口大国在一个月前早已与乌国产方协定好每吨400-500美元的进口协议,但由于大豆产量不如预期,生产方在原定协议外利用高涨的国际价格的创汇空间遭到压缩。因此,产量下降对于乌国外汇收入也带来了预料之外的打击,疫情下经济的不确定性仍将持续。

编译者:赵僖

 

委内瑞拉

一直以来,委内瑞拉的粮食安全状况都备受威胁。全球应对粮食危机网络2020年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在2019年,委内瑞拉是全球十大粮食危机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20年,由于美国不断加强对委的经济封锁及金融制裁,许多企业不愿将燃料出口至委国,导致委国面临燃料短缺的问题,委内瑞拉的粮食安全状况进一步恶化。一方面,农业生产设备因缺乏燃料无法运作,各类农业活动因此陷入瘫痪,粮食大幅减产;另一方面,食品的加工和运输也因燃料短缺受阻,成本不断增加,食品价格亦随之持续走高。然而,长期经济动荡之下,委国居民普遍收入水平低下,购买力不足,根本无力担负如此高昂的价格。对他们来说,肉类食品甚至成为了奢侈品。根据委内瑞拉粮食和营养安全观察站(Observatorio Venezolano de Seguridad Alimentaria y Nutricional)调查,委内瑞拉仅9%的人口享有充分的粮食安全保障,其余人口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粮食危机影响。

针对燃料紧缺的问题,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国家武装部队(Fuerza Armada Nacional Bolivariana)已采取措施进行协调,保障粮食生产、运输等部门的燃料供应。而面对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委国总统尼古拉斯·马杜罗(Nicolás Maduro)亦于20207月宣布重启委内瑞拉伟大使命农业计划Gran Misión Agro Venezuela),以解决农业生产问题。此外,委政府表示将着重发展农作物和食品加工厂,保证粮食的自产及消费,并逐步完善粮食运输系统,改善粮食运输状况。与此同时,为帮助国内人民渡过眼前的生存危机,委政府已制定了多项援助计划,其中包括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签订协议,为儿童提供营养丰富的校餐,该协议预计在今年年底前惠及18.5万名学生。

编译者:邹绮琳

 

巴西

由巴西粮食与营养安全研究网络(Rede Brasileira de Pesquisa em Soberania e Segurança Alimentar e Nutricional)发布的《巴西新冠大流行背景下国家粮食危机状况调查》显示,在2020年,巴西约有1900万人处在不同程度的粮食危机中,这一人数约占总人口的9%。造成巴西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使得国内经济危机爆发,许多民众因失业而失去了生活来源,无法负担粮食的基本开支。

为此,联邦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都着力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不同程度的物资和资金援助。巴国政府的紧急援助计划(Auxílio Emergencial)在今年四月已开展新一轮的资金发放,超4500万民众领取补助。申请成功的民众在根据个人生日月份安排到的补助领取日前往指定地点即可领取补助金,额度每期在150375雷亚尔之间(约为185465人民币),最多可获得四期,但每户家庭仅一人可领取。其中,最低一档的150雷亚尔补助金额引起贫困居民的不满,不少人走上街头敲打锅盆抗议,希望政府能提供足够的粮食援助来满足需求。此外,由非政府组织公民行动(Ação da Cidadania)发起的运动巴西无饥饿Brasil Sem Fome)亦得到多方的大力支持,其中社交网站Facebook向该机构捐赠了1080万雷亚尔(折合人民币约1300万),是该组织收到的最大的一笔捐款。这一非政府项目预计将为贫困民众提供约75万份食物。

巴国的粮食危机也让女性的处境更加艰难,许多单身母亲在经济危机中失业后几乎无法养活整个家庭。为照顾女性群体,非政府组织贫民窟统一中心(Central Única das Favelas)在母亲节当天向处境困难的女性分发了超过400吨的食物,以解决她们短期内的生活所需。

随着我国疫情得到控制,国内需求恢复,我国与巴国的大宗商品交易活动亦重新活跃起来,有助于巴西经济的重整。巴西一直是我国大豆的主要进口国。由于今年3月巴西的降雨推迟了大豆的丰收和出口,其4月份的大豆单月出口量创下新高,超过了1700万吨。尽管美国也是我国进口大豆的另一大国,但其近月来因订单量增大而坐地起价的操作促使我国转而向巴西增加了大豆进口量。

编译者:陈钰莹

 

玻利维亚

新冠疫情的爆发对玻利维亚的粮食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玻利维亚祝必乐奥基金会(Fundación Jubileo)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政府采取的强制性隔离防疫措施解除后,全国约有180万人将面临粮食危机,占全国总人口的15%。疫情期间政府的封锁措施加剧了粮食的供不应求。供给侧上,受疫情影响损失最惨重的为小规模生产者和农业生产者,中小生产者保护机制官僚化,产业链产品到市场的中间环节受疫情影响而阻断,导致大量商品滞销。需求侧上,地方传统文化观念的差异和消费者感染病毒的风险也导致了商品需求减少;疫情前期的恐慌性抢购以及不合理的食品分配机制直接导致了低收入、无积蓄人群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供给日益减少,罐装易储存食品的需求由此激增,导致粮食需求结构畸形;大多数乡村地区家庭食品支出逐渐减少,导致食品内需持续收缩。疫情带来的供需严重失衡加剧了玻利维亚本就存在的粮食安全问题。

为解决日益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玻利维亚政府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向贫困家庭分发粮食津贴和提供经济援助,加强对大豆等农副产品价格的宏观调控,加大对家庭农业的经济扶持力度等,高达4600万比索财政补助被投入到促进咖啡、可可、小麦等作物的生产中,帮助中小生产者度过疫情难关。此外,政府暂停肉类出口,增加国内肉类供给,以拉动内需,间接促进经济复苏。立法上,当地时间2021421日,政府废除了去年的促进转基因食品生产销售的部分法令,以促进用于生产大豆、玉米、小麦、棉花和蔗糖的新生物技术的研发。玻国国民食品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障。202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就粮食安全问题在玻利维亚进行了调查并建议通过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利用技术手段恢复常规生产工作,扶持家庭农业以及加强健康饮食习惯宣传力度,减少食物浪费等方案解决玻利维亚粮食安全问题。

编译者:麦骏浩

 

秘鲁

在秘鲁,新冠疫情导致的健康危机也正逐渐演变成一场粮食危机。根据2015联盟 (Alliance 2015)*2020年的一份报告显示,新冠疫情将导致秘鲁的饥饿状况倒退两到六年,这意味着此前秘鲁抗击饥饿的成果可能会因为疫情带来的饥饿问题而付之东流。

在秘鲁的部分城市,粮食短缺与饥饿问题尤为明显。根据秘鲁国家统计局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e Informática) 在去年5月对利马市和卡亚俄市的家庭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14%的受访者无法购买肉、鱼和蛋等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其中73%的家庭是囿于经济短缺而无法获得这些食品。基于这份调查,秘鲁可能有超过300万居民面临粮食危机,这还没有包含农村地区的情况,这些地区也受到了经济瘫痪带来的严重影响。

疫情之下,秘鲁城市粮食危机如此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主要食品供应源——市场,因为配合防疫工作而关闭。以首都利马为例,在疫情初期,在利马两个重要的批发市场里发现了新冠病毒的感染病例,随着在市场中检测出的感染病例数量增多,秘鲁卫生部不得不选择关闭部分市场。更糟糕的是,针对市场关闭后如何保障城市内食品供应的正常运行,卫生部并没有一个全面的计划。对于像利马这类大城市来说,市场的关闭意味着城市的食品供应链将遭到严重的破坏,而相应解决方案的空缺,无疑是雪上加霜。

面对如此窘境,去年513日时任秘鲁总统马丁·比斯卡拉 (Martín Vizcarra) 宣布发展和社会融合部 (Ministerio de Desarrollo e Inclusión Social) 决定重新启动大众食堂计划(Comedores populares)来应对疫情下出现的饥饿问题。大众食堂是秘鲁抗击饥饿斗争中的一项重要计划,主要为贫民服务,通过低价出售食物解决社会底层人民的温饱问题。据秘鲁发展和社会融合部统计,截止于去年10月,已有一万多个公共食堂被重新启用,以保障人民在疫情之下的温饱,缓和因封闭管理带来的粮食短缺形势。

* 2015联盟成立于2000年,是由八个欧洲非政府组织组成的战略网络,成员包括ACTED(法国),Ayuda en Acción(西班牙)Cesvi(意大利),Concern Worldwide(爱尔兰), HELVETAS(瑞士),Hivos(荷兰),People in Need(捷克共和国)和Welthungerhilfe(德国),旨在为社区的复原力以及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编译者:杨润泉 郭云傲

 

古巴

在疫情、美国制裁、通货膨胀以及货币政策改革等多重社会因素冲击下,古巴农产品本就长期不足的状况持续恶化:店内食物稀少,价格高昂,而店外一整天都大排长龙。近年来,古巴84%的粮食都来自于进口,而由于新冠疫情重创了该国经济支柱——旅游业,加之美国毫不放松的禁运,古巴外汇短缺,从而难以进口粮食。上述两者加上古巴政府对国内农产品自由贸易的限制政策,农业生产缺乏资金和所需的设备、肥料等条件,生产成本不断升高,由此压制了本国的粮食生产。如人们常吃的面包,因面粉紧缺,其在哈瓦那的产量近期约下降30%

值得注意的是,古巴今年1月发布了双货币改革政策,停止使用可兑换比索,只允许古巴当地比索(无法直接兑换成其他外汇货币)和自由兑换货币(美元、欧元等)流通。然而,许多古巴居民主要使用当地比索,没有美元储蓄,因此他们或以高价借用他人的美元储蓄卡去储备相对充足的外汇商店,或前往高度供不应求的国营商店用当地比索抢购,否则只能挨饿。

除了国民遭受粮食危机的折磨外,该国农产品出口处境也不妙。古巴曾是原糖出口大国,如今这种农产品虽然不再是古国主要出口产品,但每年仍对古巴贡献数亿美元的出口利润。而美国的禁运和疫情让蔗糖产量大不如预期,截止到今年430号,糖产量只达到预期产量的68%,照此计算,很可能赶不上完成向中国出口的订单。

严峻的局势使得古巴政府将粮食生产视为国家安全问题之一,并出台63项促进农产品生产的新措施。如允许生产者在满足国家相关收购指标后,自留食用或者自由出售部分产品;降低农业生产水电费用和相关服务的价格等。但对于这些措施,农民们并不十分满意,他们认为对于农用品的价格制定条例仍不够清晰具体,而且相关物资匮乏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即使有钱也买不到所需的用品。

编译者:徐嘉琪

 

哥伦比亚

新冠疫情暴发前,哥伦比亚粮食年产量超6500万吨,展现出强大的粮食生产潜力,被誉为世界粮仓。即便如此,粮食分配不均仍使其国内弱势群体长期面临饥饿问题。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给哥国粮食安全带来了更大的威胁,去年3月到6月间,疫情导致农村工作岗位锐减66%5月到8月间因收入减少而缩减饮食开支的家庭随之增加了30%。同时,疫情之下粮食生产、运输均受不同程度影响,因此食品价格上涨,粮食短缺问题愈加突出。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拉美地区事务部及哥伦比亚国家统计局(Departamento Administrativ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2020年的数据显示,哥国只有54%的家庭有条件获得基本的营养需求,有14%的家庭一天之内只能满足一餐或完全没有进餐。

为应对这一形势,短期来看,哥国在全国范围内放宽大型货运汽车通行限制,物资运输车队不受防疫或节假日交通管制制约,以加强食物运输;集中力量支持短途贸易路线,避免因供应链过长而造成粮食耗损;鼓励民众自主开发闲置用地,实现粮食部分自给。从长远来看,哥国与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于今年23日签署的《2021-2024年国家方案纲要》(Marco Programático de País 2021-2024)将有助于保障哥国国家粮食安全和满足国民营养健康需求,实现消除饥饿和极端贫困的长期目标。

粮食安全问题涉及农村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力增长以及国家粮食主权等方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新冠疫情暴露出了哥国农业生产体系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生产主体分散、供需信息不对称、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等长期存在的漏洞使国家粮食安全在疫情暴发或气候变化等特殊情况下显得脆弱不堪。仅凭粮食产量的高低并不能判断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是否得到充分保障,哥国仍需在提高粮食生产的抗风险能力、优化粮食分配制度及完善粮食运输渠道等方面作出更多努力。

编译者:谢晓静

 

结语

拉美地区存在的粮食问题其实由来已久,而经过对各国粮食现状的观察与分析,可以看出在新冠疫情期间,不仅愈加严峻的极端天气对拉美粮食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疫情带来的经济严重下滑、美国制裁以及一些政策改革产生的变动,又让粮食安全问题陷入雪上加霜的境地。

在极端气候的问题中,又不难发现干旱是最为棘手的因素,多国粮食产量因严重缺水而大幅下降。为应对此问题,部分追踪国通过加大财政支持、控制价格、研究灌溉技术等措施激励农业生产,力图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除了气候因素,众多复杂的社会危机或许是对拉美各国粮食安全最大的威胁。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严重下滑和猛增的贫困率使得多国民众无力负担粮食基本开支,同时引发的粮食出口受阻又反过来打击了国内经济,美国制裁对粮食进口的封禁更是直接造成了粮食的短缺。各国在面对多重社会危机时,权衡之下尽可能在加强社会保障、刺激本国农业生产、控制粮食宏观价格、调整进出口计划等方面着力。

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部分追踪国制定的政策并未切实解决痛点问题,或者投入力度不足以缓解问题,引起民众不满,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此外,值得说明的是疫情期间各种突发危机暴露了拉美多国农业生产和经营模式、经济运行模式、社会部门协调等方面存在的深层问题。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让这些国家在突发性重大危机面前脆弱不已,粮食安全岌岌可危。

粮食安全不仅是国家与人民的立命之本,还对国家有着战略层面的重要性。疫情仍在蔓延,对于拉美各国而言,不但要考虑制定更加全面有效的应急措施,还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响应联合国相关号召,同时还要从创新改良粮食生产模式、优化粮食分配制度等方面入手,从而逐步解决目前存在的社会深层问题。

 

主持人:徐嘉琪

指导老师:林婧

编译信息来源https://shimo.im/docx/88XHD99k8wY8d9pW

关闭窗口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