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各地陆续实行居家隔离、限制活动、关停旅游服务业等限制措施来遏制疫情蔓延。一方面,限制措施使人们正常生活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社会结构性深层矛盾凸显;另一方面,全球环境各项指标却因人们活动的减少而呈现向好趋势。但专家指出,新冠疫情期间环境的改善并不是因为各国政府的环保政策起到了效果,而只是经济停滞带来的暂时缓和,所以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天平的一边是环境的改善,而另一边是经济的萎缩。疫情爆发以来,无论是西班牙还是拉美,各国的经济都一度深度衰退。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拉加经委会)等机构发布报告指出,2020年拉美地区贫困率将上升37.7%,超过9800万拉美民众将陷入极端贫困。而西班牙的失业率也居高不下。各国经济亟待改善,但限制碳排放的政策又不可过分放松。疫情出现缓解趋势后,各国政府如何决定重新刺激经济,这将可能对碳排放和空气污染的规模产生重大影响。
古巴
尽管古巴在疫情期间经济严重受损,但在环境保护方面并没有吝啬本钱。面对进口油价攀升以及化石燃料日益枯竭的形势,该国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更是对其经济发展不利,因此开发使用新能源的工作刻不容缓。
2020年,古巴新增了五个光伏园区,总发电量为60.3兆瓦,目前该国已建有67座光伏园区。古巴电气联盟可再生能源主管奥维尔·康赛普西翁(Ovel Concepción)称,到目前为止,古巴政府已经安装了总发电量为227兆瓦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投资额超2.5亿美元,每年总发电量相当于节省8.84万吨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减少总量超28万吨。另外,根据古巴政府2019年颁布的第345法令,公民可购买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设备以生产自用电力,并将剩余的电力出售给国家电力系统,由此促进该设备在民众生活中的普及。然而由于疫情来袭,打乱了该国原有的计划,自法令颁布到现在,尚未有其他相关的新闻和官方声明。
根据古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政府希望到2030年国内可再生能源产电量能达到总产电量的24%,但目前古国内仍有超过95%的电力来源于化石燃料,只有5%来自可再生能源,要达到这一目标,任重而道远。由于缺少资金、技术和设备,古巴政府一直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主要靠贸易采购、技术合作或外国投资来实施相关项目。
除了发展可再生能源外,古巴还通过保护、修复自然栖息地的方式减少碳排放。今年3月,绿色气候基金组织(英语缩写为GCF,一个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国际组织)向古巴批准了2390万美元资金,用于推进该国为期30年的“我的海岸(Mi Costa)”项目建设,以保护其南海岸的自然栖息地,拯救11000公顷的红树林、3000公顷的沼泽森林以及9000公顷的沼泽草地,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古巴政府也在该项目中投入了2030万美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古巴代表玛丽贝尔·古特雷斯(Maribel Gutierrez)认为,“该项目将为古巴实现《2030年议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计划作出重大贡献”。
编译者:徐嘉琪
墨西哥
疫情初期,墨西哥全国性大隔离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具有短期性的积极效应。总体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尤其在墨西哥城城区,呈现了一定的下降趋势。然而,该效应与城市交通流动减少直接相关,并没有触及家庭能源使用结构改善。目前,墨国国内约有三千万人口以木柴作为家庭主要燃料能源。随着冬季病毒活跃度增加和民众居家时间的延长,考虑到民众的取暖需求,该国空气质量依旧不容乐观。
再者,除了民众日常生活生产层面,国家角度的能源使用结构也不利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以能源民族主义和保守主义作为政策指导的洛佩兹政府多次收紧国内能源政策,旨在恢复石油产业的国有化,加强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Pemex)和国家电力公司(CFE)在各自产业中的主导地位,从而保证国家能源自给自足能力。近期美国德州停电带来的能源危机更是进一步刺激了洛佩兹加速推进电力改革法案。为应对天然气产量下降带来的电力危机,墨西哥政府认为以太阳能与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不稳定,会带来电力危机,因此转向传统化石能源和水力发电,扩大炼油活动,将煤炭和柴油等化石能源作为CFE的主要供能来源。同时,挤压私有企业在电力市场的空间,严重打击了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与发展。学界认为,墨西哥的能源改革与世界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潮流逆向而行,最终将适得其反,严重损害国家经济竞争力和长期发展。
实际上,气候问题对于墨西哥参与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年来,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是墨国对外政策的关键落脚点之一。一方面,通过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和国际合作,积极构建其发展中国家领导者角色,提升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作为全球重要温室气体排放国以及《巴黎协定》的缔约国之一,墨西哥主动承担减排义务,设定温室气体阶段性减排目标,曾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但是,在现总统洛佩兹执政时期,墨西哥在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角色遭到强烈弱化。可见,经济民族主义为墨西哥绿色发展前景抹上了阴影,能源发展方向与其节能减排的目标渐行渐远。
编译者:赵僖
西班牙
西班牙地处西欧,与拉美发展中国家相比经济实力较为强大,政治基础较为稳定,民众和政府对于环境的意识也普遍较高。在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发布的2020年环境绩效指数显示,西班牙以总分74.3的高分位列第14位,是全球环境评分最高的国家之一。同各国一样,受疫情影响,西班牙也见证了环境短暂的改善,但疫情之后面临着更严峻的环境挑战。据西班牙国家报(El País)报道,西班牙疫情期间的交通减少,城市空气中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的有毒气体二氧化氮下降了38%,是过去10年间首次下降到平均水平以下。但是到了秋季该指数回升,在巴塞罗那等一些城市,二氧化氮指数甚至已经超过疫情前水平。研究员安东尼奥·卡斯特尼奥(Antonio Castaño)对国家报表示“目前只要交通增加,空气污染就会变严重,所以如果想要改善空气,就要改变以往思维方式,不能一味认为交通越发达越好。”
▲疫情期间欧盟电力系统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9%
新能源使用增加
图片来源:agendapublica.es
疫情严重打击了世界经济,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可以改变原有经济运行模式,建立更环保的新常态。根据研究机构Agenda Pública提供的数据,受疫情影响,2020年3月至4月,欧盟国家化石燃料产出电能较2019年同期下降显著,虽然人们对电能的总体需求也有下降,但风力、太阳能发电呈现增加趋势。
此外,自2020年初以来,中国多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开始开拓西班牙市场,由当地商家Grupo Invicta Motor开始代理售卖的有东风小康、嘉远微车等系列。但目前仅有部分车型上市,按计划将在2021年内逐步增加上市车型。
在立法方面,欧盟也处于领先地位。去年4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气候法》草案,拟立法明确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即到2050年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量降为零。据新华网报道,该法案明确要求,欧盟所有机构和成员国都采取必要措施以实现上述目标。草案还规定了分步实现2050年目标的路线图,以及采取何种措施来评估成果。比如,欧盟委员会将拟定一个“203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以及将描绘2030至2050年间的欧盟温室气体减排轨迹以评估进展。从2023年9月开始,每5年还要对照目标评估欧盟以及各成员国采取措施的持续性。
编译者:席玥
巴西
据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有关心血管研究的报告,空气污染会增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死亡率。在巴西,尾气排放是使碳排放量升高,进而导致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公共交通不足以满足人们出行需求,巴国一直严重依赖私家车辆,而大量廉价劣质的燃料在市场上销售,进一步使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更加严重。据瑞士空气监测公司IQ Air的调查,2020年,空气污染问题导致全球五个人口稠密城市约16万人的过早死亡,其中巴西人口最多的城市圣保罗(São Paulo)位列其中,约有1.5万人因为空气污染问题而死亡。尽管疫情期间居家隔离和减少外出的措施使得环境取得了暂时性的改善,但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仍强调将现有资源转化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
因此,疫情过后,如何在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恢复经济成了各国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巴西,部分州政府和企业已意识到空气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采取相关措施。解决汽车尾气排放严重的其中一个有效措施便是减少将化石燃料作为汽车的主要能源,并逐步将其替换为可再生能源。米纳斯吉拉斯(Minas Gerais)州政府早前就与布拉沃汽车公司(Bravo Motor Company)签署了总投资额为250亿雷亚尔的电动汽车生产工厂的建设意向书,加大电动汽车的生产规模,并预计将创造出近1.4万个工作机会。除此以外,巴西最受欢迎的送餐软件iFood也推出了一项为配送员提供电动自行车的计划,并拟通过该计划在2025年完全消除公司的碳排放。而我国的汽车品牌福建新龙马启腾汽车在巴西市场推出了首款100%电动汽车,售价约为20万雷亚尔(约23万人民币)。
编译者:陈钰莹
智利
研究表明,疫情爆发以来,受多种防疫措施影响,智利全国污染排放减少了20%—30%。这表明,对智利来说,疫情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转机,是重建绿色经济的机会。
2019年6月,皮涅拉总统宣布,智利将努力实现碳中和。2020年4月,智利政府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中期承诺,重申了其长期目标,即到2050年智利将成为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发展中国家,能将产生的二氧化碳(CO2)全部吸收,使其对环境的影响为零。智利政府确定将在2024年前关闭28座燃煤电厂中的8座,并在2040年前逐步淘汰燃煤发电。取而代之的将是太阳能、风能、水海洋能、地热能等价格低、污染小的新能源。除此之外,智利政府还做出了以下努力: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通过能源效率法案和固体生物燃料监管法案;努力推动能源市场和能源机构的现代化等等。
然而,疫情也放大了固有的环境问题。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有17个国家“极度缺水”,而智利排在第18位,位列“重度缺水”之首。在大流行时期,智利面临的水危机变得更加明显。因为防疫基本措施要求每个居民都要勤洗手,而该国水资源明显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对此,联合国在2020年8月份就智利缺水问题发出严重警告,明确指出“水和健康权必须优先于经济利益”。对此,智利国家公共工程部水研究和规划司司长毛里西奥·洛尔卡·米兰达表示,要运用GIS、卫星图像、超级计算机等手段管理检测水资源的运用。
另外一个问题是燃烧木材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在智利南部城市,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薪柴一直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需要柴火做饭、供暖、烘干衣服。在大流行的高峰期,智利正处于冬季,大部分居民在家中隔离,对木材的使用也大大增加。这除了会加剧环境污染,也不利于疫情防控。专家们担心密闭空间内污染物颗粒的循环会加剧病毒的传播。对此,他们表示当务之急是要采用新能源供暖,并且减少空气污染对呼吸道疾病传播的影响。
此外,居家隔离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医疗垃圾也大大增加,这就要求环保部门必须加大对垃圾的分类、回收、再利用或堆肥的工作力度。
▲隔离期间产生的垃圾
图片来源:El Ágora Diario
受隔离政策影响,短时间内智利国内污染总排放呈现下降趋势。但从长期来看,应对后疫情时代的环境挑战仍然需要多管齐下,提高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效率。
编译者:庄芮昕
乌拉圭
受新冠疫情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部分国家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经济活动的减少势必会对环境条件改善产生积极影响,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环境污染问题。以乌拉圭为例,自2020年3月新冠疫情在乌拉圭爆发以来,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减少,使得各大城市碳排放量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显著提高,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的浓度大幅下降,空气污染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出现的海洋污染问题不容乐观。自2021年1月21日起,一项调查显示,仅一周内在乌拉圭长达670千米的海岸线的海滩上发现多达1675个废弃口罩。此外,在马尔多纳多西海岸发现了大量废弃医疗用品,这些新型海洋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利影响。据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估计,乌拉圭每天会产生6400千克与防疫工作有关的塑料垃圾,这对该国生态系统的保护带来了新的考验。
如何实现经济复苏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是后疫情时期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2020年7月9日,乌拉圭政府成立环境部。环境部提出,中小企业和公共管理部门数字化和落实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环保政策是经济复苏的关键。促进数字经济企业竞争,加强教育工作的投入力度,弥合“数字鸿沟”,是乌拉圭社会经济复兴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此外,2020年6月25日世界银行为乌拉圭提供了4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并给予12年期限和4年宽限期。该笔援助将用于促进乌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提高经济体制风险承受能力,改善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使其更能应对未来经济、环境和生命健康问题。乌拉圭也在各大国际会议中申明国家环保战略。在第24届拉丁美洲开发银行(CAF)年度会议上,乌国和各拉美国家就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处理新冠、气候和环境问题面临的挑战、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和风险进行讨论。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环境部长论坛第二十二届会议上,乌拉圭政府强调了2050年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可持续发展计划以及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编译者:麦骏浩
阿根廷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严格的居家隔离措施使阿根廷的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排放量明显降低,空气质量得到短暂改善。但随着隔离措施的逐步解除,车辆流动增加,各类生产活动恢复,该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空气污染指数又上升到疫情前的水平。此外,受天气及“烧荒肥田”耕作方式影响,2020年8月阿根廷中北部地区发生大规模山火,释放了大量二氧化碳,并导致大片土地被焚毁,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和空气污染。
2020年,气候透明度组织(Climate Transparency)发布了一份报告,对阿根廷的气候状况作出评估。报告指出,尽管过去的二十年里阿根廷的可再生能源占比有所提高,但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仍高达86%,碳强度几乎没有变化。
针对阿根廷面临的环境问题,气候透明度组织(Climate Transparency)表示,阿根廷应停止补贴化石燃料产业,推进能源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低碳能源供应技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森林生态资源;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坚持农业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在公共交通中的应用,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汽车,倡导民众低碳出行。
目前,为解决部分环境问题,阿根廷已宣布实施《环境政策计划》,其中包括制定环境教育法,向大众普及环保知识,提高民众环保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实施《国家消防管理计划》,加大消防设备投资,建立自动化监测预警平台,以更好地应对山火等不利于控制碳排放的紧急情况。同时,阿根廷首都政府在城市内加建了17公里的自行车道,以鼓励和方便民众低碳出行。此外,为实现能源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阿根廷亦积极与中国展开项目合作,进一步发展清洁能源。2021年1月,由中企投资承建的阿根廷赫利俄斯风电项目群已有多个项目并入阿根廷国家电网系统,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编译者:邹绮琳
秘鲁
空气污染一直都困扰着秘鲁。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秘鲁作为拉美最大的矿业国,其丰富的矿业资源受到众多公司的青睐,长期的高强度采矿影响了秘鲁的空气质量;其次,每年秘鲁森林大面积的损失也给空气质量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根据安第斯亚马逊流域监测项目的最新报告显示,自2000年以来,秘鲁共损失了200万公顷的原始森林。目前,为缓解空气污染,减少碳排放量,秘鲁正在挖掘可用的新能源,并取得相关进展。
进展一:代表性的天然气项目—Camisea
Camisea是秘鲁著名的天然气项目,也是天然气项目在拉美地区的代表之作。工厂设在库斯科(Cusco),位于亚马逊河流下游地区。Camisea创新了生产技术以及工作模式,采用离岸—陆地(offshore—inland)模式。该技术可以高效回收并处理在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大气污染物,同时借助管道运输,工厂与天然气需求地之间无需修筑公路,在开采天然气的同时也保护了森林资源,减少秘鲁的碳排放量。
该项目的实施,累计帮助该国减少6400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保护了超过16.6万公顷的亚马逊雨林。同时,开采出的天然气,也加快秘鲁发电、运输和工业等许多领域寻找新能源替代高污染燃料的步伐。
▲Camisea项目的天然气工厂
图片来源:Difusión
进展二:将水电资源应用于部分品牌食品生产
根据秘鲁共和国报(La República)2021年3月9日的报道,一些著名的食品公司例如奥利奥秘鲁分公司计划在其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100%可再生能源。美国水电公司蒙代尔兹秘鲁分部(Mondelēz Perú)已经启动一项在秘鲁北部的安卡什大区利用基塔拉克萨水电站可再生电能的生产计划,力求在2021年底能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5%。
▲ 基塔拉克萨
水电站(La central hidroeléctrica Quitaracsa)
图源:Difusión
编译者:杨润泉 郭云傲
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初级产品的出口,且以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作为能源供给主体,这种发展模式必然面临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因此,哥国推动能源转型、促进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受新冠疫情影响,哥国经济严重受创,能源需求大幅下滑,对于该国这既是挑战也是实现转型的机遇。油气行业一直是哥伦比亚的主要经济支柱,但当前其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产量连年走低,去年受疫情影响下跌尤为严重。面对这一情况,哥国及时利用疫情期间能源市场的空缺,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并计划通过绿色转型来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同时借助投资开发可再生能源推动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按计划哥伦比亚将在2021年下半年发行价值2万亿比索(约合人民币35.92亿元)的绿色债券,旨在为开发清洁能源、实现多行业电气化及提高能源利用率等项目提供资金。据矿业和能源规划部门统计,当前哥国共有294个太阳能、风能及生物质能等清洁发电项目,在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
目前哥伦比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的0.4%,该国将力争在2030年实现减排51%、在2040年实现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达50%的目标。得益于丰富的水利、风能及生物等资源,哥国有望率先实现这一目标,成为拉美绿色经济发展的先锋,但同时该国也面临着基础建设不到位、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过高等问题,要彻底取缔传统能源还需要克服重重困难。
编译者:谢晓静
哥斯达黎加
“绿色环保”是哥斯达黎加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中的主色调。自上世纪70年代始,政府当局便有意依托境内丰富的森林、生物物种等自然资源,开辟绿色经济循环发展道路。时至今日,哥国已成为环境保护范畴内的先锋力量,其人类发展指数高居拉美第一。
在全球碳预算有限且渐趋减少的背景下,为尽快消除经济发展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进一步推动绿色生态发展,哥斯达黎加于2019年推出《国家脱碳计划》(Plan de Descarbonización)。通过交通电气化、农牧业碳中和、改造废物再利用系统等核心举措,引导绿色经济效应向外围产业辐射,铺就多领域能源转型路径,力争到2050年全面实现净零排放的战略目标,形成更具包容性、高效性和韧性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更好地应对冲击与挑战。据哥国官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哥国已达成25%的阶段性脱碳指标。
有赖于绿色治国理念的践行,哥斯达黎加被视为生物经济时代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外资吸引力持续向好,为其在化解突发性风险时保留了一定的回旋余地。疫情期间哥国因脱碳化方面的突出成就,获批美洲开发银行及法国开发署共计3.8亿美元的贷款资助。这笔资金将用于助推哥国绿色引擎继续发力,创造绿色就业机会,积聚经济复苏新动能。此外,中国政府亦在外交对话中表示,愿继续深化与哥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关系,为哥国化解新冠危机提供助力。
编译者:吴颖
结语
“我们的地球快要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月18日发表声明称。疫情的到来,导致全球经济停滞。尽管各国空气质量均得到改善,但从本质看全球环境现状仍令人堪忧。为此,一些国家积极承担责任、做出承诺,大力推动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部分国家开始引进中国国产新能源汽车,推进能源转型;而另一些国家则迫于国内经济需求,放缓节能减排的步伐。但无论各国政府如何权衡经济发展与环保事业,事实是无可否认的——疫情带来的环境改善只是暂时的,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环境正每况愈下,如果各国政府不及时采取措施,恐怕将会失去拯救自我的最后机会。